時間:2021-06-10 中國再制造”政策、企業、模式發展之路

中國制造”創造了奇跡,“中國再制造”能否書寫同樣的傳奇?再制造是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通過將廢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進行專業化修復的批量化生產過程,再制造產品在同于甚至優于新品質量和性能的基礎之上,可節能60%,節材70%,節約成本50%,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發展再制造,不僅對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義重大,更是推動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升級、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著力點。我國再制造產業已開始走出概念,呈現出充滿活力的發展景象。

    政策:圍繞產業 全面優化

  2008年,國家發改委審批了東風康明斯、濰柴動力等14家企業作為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試點;2009年,工信部選定了35家企業和產業集聚區作為首批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2010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1個部委發布了《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2011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把“再制造產業化”作為循環經濟的重點工程之一。同年9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深化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將擴大再制造產品種類和試點范圍,并且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編制《再制造產品目錄》……

  我國不斷從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完善相關法規及經濟政策、建立監督管理制度、培養人才等方面給予再制造產業強有力的保障,創造了再制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國家相關部門還需進一步優化針對再制造企業的財稅政策,畢竟現在多數再制造企業的投入還是相當大的。此外,消費者補貼政策也能幫助培育市場。”葛紅說。

  目前,行業協會在推動再制造產業發展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易新乾介紹,一方面,行業協會將國家發展再制造產業的政策、程序介紹給企業,引導他們選擇正確的技術路線和方向;另一方面,就企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行業協會也能幫助他們尋求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幫助,令產學研的結合更為暢通。

  “在各方支持下,企業也應強化責任”,易新乾感慨,“從事再制造的企業必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深刻認識這個產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

  企業:躍躍欲試 積極行動

  令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葛紅感到鼓舞的是:在2011年協會主辦的內燃機再制造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原本認為非常富余的70余把椅子竟然不夠用了。“來了一百多人,沒座位的就站在后排聽完了會議”,葛紅說,“足見人們對再制造越來越關注,也說明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

  2012年3月19日至23日,由葛紅帶隊的23人調研團跨5省6市,對8家主要的內燃機再制造生產企業進行了調研。葛紅介紹,目前我國內燃機再制造生產企業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生產廠商服務型、大修企業升級型及制造基地鏈條型。“總體上,我國內燃機再制造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再制造企業已經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品和技術,回收體系正不斷完善,具備了一定的產能。”葛紅通過調研總結道。 

  在再制造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內燃機再制造,能夠折射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目前,我國已形成汽車發動機、變速箱、轉向機、發電機共23萬臺套的再制造能力,自動化納米顆粒復合電刷鍍等再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然而,部分關鍵技術水平仍有待提高、產業支撐體系尚不完善、行業管理和產業政策有待跟進等問題制約了內燃機再制造產業的蓬勃發展。“企業尤其應不斷完善技術體系、標準體系,加強自律、嚴格要求,推動再制造市場的規范化。”葛紅呼吁。

  據調查,我國每年因摩擦和腐蝕造成的損失占GDP近10%,發達國家僅占4%至5%。在巨大的發展空間面前,許多企業正如葛紅所感受到的,“摩拳擦掌,開始行動了”。

  模式:中國特色 蘊涵優勢

  歐美等國的再制造技術主要以尺寸修理法和換件修理法為主,資源能源消耗大,舊件利用率低,我國的再制造以維修工程、表面工程為基礎,主要采用性能提升和尺寸恢復法,具有再制造率高、資源能源消耗低的顯著特點。“中國特色的再制造模式可使廢舊資源中蘊涵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徐濱士介紹。

  要形成中國特色的再制造模式,首先必須樹立正確清晰的再制造發展觀念。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顧問兼專家委員會主任易新乾教授介紹,以工程機械再制造為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可是對于再制造的概念并沒有特別清晰的認識,經常將再制造與機械修理等概念混淆。

  對再制造生產企業而言,還需要樹立協作觀念。“由于工程機械制造時其通用部件都是由專業化的企業配套生產的,所以工程機械整機的再制造僅靠單個企業做,既不可能,也不經濟,發展再制造產業集群是一條很好的路子。”易新乾說。

  “再制造產業的利潤非常豐厚,但前提是必須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如果觀念跟不上,這種規模很難形成。”易新乾說,“現在,很多企業開始主動聯系我們,邀請專家去考察,企業的這種主動性和開放性,正說明他們的很多觀念已經開始轉變。”


?
技術支持:臺州通聯網絡
Copyright ? 浙江龍文精密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1033369號
乐发彩票